隨著“七一”臨近,全國各地紅色旅游持續升溫,青少年日益成為紅色旅游市場的主力人群。紅色旅游的關注度近年來持續走高,今年更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核心原因在于國人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不斷增強,希望通過游覽紅色旅游場館、景區、目的地深刻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紅色旅游因此正在成為旅游消費的“新國潮”。
紅色資源不僅具有一定的觀光休閑價值,還具備十分重要的紅色教育功能、紅色精神代際傳承功能。
![如何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 如何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
紅色研學旅行是紅色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培養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傳承紅色基因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青少年群體,如何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紅色故事,如何避免同質化以及過度商業化、娛樂化傾向,如何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釋放其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是需要深度研究的課題。
紅色研學旅行作為校外教育,要與校內教育區分開,要突出體驗,減少“照本宣科”式講解課件,應增加情景教學模式,通過“科技+研學”模式實現智慧化互動式教學,通過科技創新應用場景,實現具象化沉浸式體驗,使紅色教育的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紅色歷史,領悟紅色精神。
要大力推進智慧旅游和數字文旅發展,通過科技賦能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共生式體驗,讓紅色文化“動”起來,為紅色研學旅行注入更多科技時尚元素,豐富交互式體驗內容。利用AR、VR、手機移動端等數字技術手段,為游客帶來全方位、立體式的豐富體驗。使紅色歷史、紅色景點在年輕人中熱起來。同時,要更注重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內涵,著力創新展陳方式,開發新的文旅場景,打造各具特色的數字化創意產品,提升紅色文化數字化資源庫的利用率。
![如何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 如何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
要充分利用線上平臺整合優質的紅色研學旅行資源,讓紅色文化資源“聚”起來,為市場提供內容更豐富的紅色研學產品,在優化傳統保護手段基礎上,積極建立和完善基礎數據庫,探索更具互動性的展陳方式,打造數字傳播體系。通過建設紅色旅游綜合體,打造紅色文化產業集聚區,進一步擴大紅色文化影響力。并利用短視頻、直播等傳播手段讓青少年了解更多的紅色資源、紅色文化,拉近紅色資源、紅色文化與年輕人的距離。同時還可以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延伸紅色教育培訓精品線路,讓散落各地的紅色資源活起來,開發建設紅色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實現紅色培訓教學點全域分布,以紅色旅游帶活鄉村旅游,帶動鄉村振興。
要做好“線上”與“線下”紅色教育的銜接,讓紅色文化的學習“聯”起來。讓學生通過線上平臺提前做好功課,熟悉紅色故事的背景、內容。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線下體驗更容易產生共情共鳴,避免“走馬觀花、只游不學”的現象。研學體驗結束后,學生仍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的各種資源繼續接受紅色教育,實現行前、行中和行后的學習聯動,保持紅色研學旅行活動的可持續性。即使出行受到限制時,仍可利用線上資源對學生開展在線紅色教育。借助數字技術,創新傳播形式,有利于激發全民參與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尤其對提升青少年精神文化素養有重要影響。精準的數字化打造,既能消除年代隔閡感,又契合紅色文化內涵,提升傳播效果,也有利于增進情感認同。
-----------------
來源:中國旅游報、央廣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