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技術推動產業變革與創新的今天,數字技術正在與文化產業的方方面面產生化學反應。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大批的數字文旅新項目涌現,伴隨虛擬現實、智慧景區等各種文旅消費新場景的出現,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之下,傳統文旅產業加速迭代創新。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陸續發布《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都從頂層設計層面為“5G+文旅”保駕護航。在系列政策和5G、大數據、AR、VR、云計算等技術的支持下,數字文旅逐步成為文旅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主要方向。
![旅游演藝如何“上云上線”? 旅游演藝如何“上云上線”?]()
演出市場資源少、格局小、產業鏈不完整是不爭的事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受限于分布式的以劇場演出為主的市場模型,它既有獨具的現場魅力,也是制約行業做大的成因。而互聯網則提供了拓展產業鏈、開辟新營收渠道的契機,并最終將引領演出行業從小眾走向大眾。
盡管劇場、實景觀演是旅游演藝的根本所在,線上演藝很難取代線下演藝也是行業的基本共識,但“上線上云”對于觀演雙方而言無疑是一種全新而有創造力的嘗試。尤其是在疫情陰影下,旅游演藝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但也給行業帶來了潛在機遇,以及創新發展趨勢,未來發展市場,線上與線下演藝必將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演出方式和商業模式,我們要如何推動旅游演藝數字化發展呢?
首先要積極推進演藝領域知識產權治理精細化,加強傳統演藝內容塑造新IP和線上原生演藝產品的版權保護,針對線上演播出現的新問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方案。對線上演藝內容生產和健康傳播加強審核和監管,推動跨業務、跨網絡、跨平臺、跨終端的智慧化監管。構建內容生產制作、傳輸存儲、宣傳播出、平臺分帳、數據監測、版權界定全流程的行業標準體系和演藝公共數據安全保障體系。調整預算管理,強化投入產出考核,劃定基礎保障類文化供給的邊界,杜絕無原則的“泛公益”化。
![旅游演藝如何“上云上線”? 旅游演藝如何“上云上線”?]()
支持專業線上演藝宣傳發行團隊和機構發展,探索建立符合數字化發展趨勢的線上演藝宣發體系。拓寬線上演藝收入來源渠道,強化版權意識、提高版權運營能力,拉長演藝產業鏈條,加強衍生產品和衍生服務的創意開發,嘗試將“明星制”引入線上演藝。
積極探索演藝新業態,要堅持以演出為中心環節,不斷推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國產藝術佳作,創作適合線上線下需求的演出項目,對應線上線下不同的觀演習慣,互補線上線下各自的盈利模式。要提高藝術生產能力,培育符合互聯網特點規律,適合線上觀影、傳播消費的原生云演藝產品,讓它更符合線上觀看的習慣和規律,特別為觀眾提供與線下不一樣的觀演感受;要加快文藝院團、演出機構、演出經營場所數字化,打造數字劇場,讓更多的名團、名家上線“上云”;要加強演藝企業與互聯網平臺合作,提升數字化傳播和營銷能力。
科技為旅游演藝行業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沉浸式將成為新風口??茖W技術的應用推動旅游演藝項目在呈現方式、演出質量、舞臺效果等方面大幅提升。近年來各種旅游演藝蓬勃發展,其中融合了投影、LED、VR、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等技術的旅游演藝越來流行。這些技術的應用增加視覺的表現力和視覺的震撼性,營造浸入式體驗感,感受代入感,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感,也是未來現代數字信息技術在文旅行業的重要應用方向。
--------------
來源:中國旅游研究院、西安報業、《文化和旅游智庫要報》、中國文化報、每日經濟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