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如今越來越受到各界關注,不管是政府層面,還是旅游界、農業界都逐漸的將休閑農業作為未來旅游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休閑農業不像旅游產業,它囊括了農林牧副漁,吃住行游購娛,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教育、體育、科技、物流、信息、養生養老保健等等,可謂上至天文、下到地理,無所不及,其廣泛的社會、自然、經濟屬性,決定了休閑農業具有極大的表現空間與自由的表現形式。那么休閑農業的未來之路該如何發展?以下七大思路幫你掌握休閑農業。
1、總體思路:融合創新,打造新鄉土度假
從總體上看,休閑農業項目想要獲得成功,必須基于綜合開發的原則,強化三大融合創新:
其一,是“一、二、三”三種產業的融合創新——就是將種植業、加工業與服務業融合起來,形成體驗經濟,實現多元化收益。
其二,是“農、旅、文”三種業態的融合創新——就是以農業為基礎,以旅游為手段,以文化為靈魂,打造全新的綜合業態——“農旅文綜合體”。
其三,是“鄉土意境與時尚度假”的融合創新——以鄉土意境再造鄉愁,以時尚度假滿足市場,通過新鄉土度假產品的打造實現休閑農業的升級。
2、選址思路:依托城區、景區和交通便利之處,確立優先發展區
關于選址,考慮幾下條件:
一是盡量是丘陵荒地,少占良田,不與國家有關土地政策相沖突,節省征地費用。
二是無工業污染的地方。
三是水源較好的地方,可以使農業項目因水而充滿靈氣,又能利用水源開展娛樂項目。
四是土壤條件較好的地方。
3、投資思路:以農為本,吸引多元化投資
關于投資,既要堅持以農民作為休閑農業的主要經營主體,又要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涉農企業、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通過以參股、獨資、合資和合作等方式,介入休閑農業的投資開發。
4、用地思路:堅守原則,遵循兩個大前提
關于用地,遵循兩個前提:
第一,不占用基本農田建設配套設施,鼓勵利用農民住宅、荒山、荒坡、荒灘、廢棄礦山和農村空閑地發展休閑農業。
第二,注重保護并優化區域生態環境,把農業景觀、純凈鄉村、青山綠水、潔凈空氣構成的優美環境作為發展休閑農業的根本依托予以持續維護與優化。
5、建設思路:突出特色,異質競爭,綜合帶動
突出農耕特色。農耕文化內涵廣博,如農耕形式、傳統農用器具,農村生活習俗、農事勞動、農業節慶、農業工藝等都屬于農耕文化范圍。在一定區域范圍內與其它同質產品進行區別,各具特色,形成良好的競爭合作關系。關于建設,絕不能是孤立的結構,而是要與旅游景區、現代農業、美麗鄉村、生態文明、鄉土民俗文化創意產業建設有機融為一體,最終實現對相關產業的綜合性帶動。
6、產品思路:創意為王,做好規劃與設計
關于產品,要面向市場,做好基于“特色農業景觀、特色文化資源、特色建筑、特色物產”等要素創新整合提煉基礎的創意規劃與設計,推動形成一系列主題鮮明的特色休閑農業項目,極大地提升旅游吸引力。
7、運營思路:創新經營模式,發揮政府宏觀功能
休閑農業景區或目的地對資源的依賴性較強。因此,休閑農業經營模式的創新以特定的休閑農業資源為前提。對休閑農業經營模式進行創新就是要對經營模式的組成要素進行改進和重新組合,以使新的經營模式能更有效地整合內外部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在規劃設計、宏觀指導、技術培訓、品牌營銷、公共服務、規范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調動各方積極性,從而加速推進休閑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