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輕資產模式成為國內各大主題公園企業擴張的主流模式,包括華強方特、宋城演藝、海昌海洋公園等,均在嘗試輕資產模式。與動輒數百億的重投資不同,輕資產讓投資者的壓力“輕快”不少,但問題在于輕資產的運營戰略是否能成為主題公園轉型的靈丹妙藥?對主題公園而言,輕資產運營該如何選擇?
宋城的輕資產之路
說起以演藝為輕資產,打造主題公園,宋城主題公園是必提的篇章,以宋城主題公園為學習對象,會學習到很多實用的經驗:
近年來,宋城演藝在不參與項目前期投資的前提下,僅憑借品牌、管理和創意輸出等服務,通過快速擴張輕資產項目收入頗豐。
據悉,自2016年6月,宋城演藝子公司宋城旅游簽約了湖南寧鄉炭河古城項目,首個輕資產項目落子后,輕資產便成為兩年來宋城演藝謀篇布局的關鍵詞,在2017年的業績中,輕資產項目也成為經營業績持續向好的原因之一。為此,宋城演藝又先后簽下西樵鎮聽音湖片區旅游演藝項目、宜春明月情景區項目、鄭州竹桂園旅游景區項目等多個輕資產項目。
宋城演藝相關負責人認為,輕資產業務將成為支撐公司長期發展的品牌業務板塊,并有助于強化演藝事業網絡、增加線下流量入口,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并提升行業地位和品牌知名度。
二、輕資產的利與弊
1、利用輕資產項目緩解資金壓力
輕資產模式能夠緩解資金壓力,找到新的盈利點。但是從實際情況看,輕資產模式因為資金需求較小,也與企業資金面吃緊有一定關系。
宋城演藝在異地復制的過程中,三亞、麗江、九寨地區的第一階段重資產異地復制取得了成功,并且在業內和社會上積累了品牌效應。但是第二階段在“泰山千古情”以及武夷山項目上的擴張并不成功,原來重資產模式在向全國擴張過程中遭遇到不小挑戰。自2016年后,宋城演藝進入第三階段,開始向輕資產模式轉變。目前,宋城演藝并購六間房之后的利潤增長減弱,原有的重資產項目增速放緩,新增的張家界等項目正處于培育階段,利用輕資產項目來彌補近兩年的公司業績。面對資金壓力和重資產項目的資金需求,發展輕資產業務成為必然的選擇。
2、缺乏IP加持,成功概率小
輕資產模式在運作中存在很多因素的制約。首先輕資產輸出的模式對輸出方的品牌價值、管理價值有極強的要求。國內主題公園行業能夠形成核心品牌和價值的自主IP寥寥無幾,構成完整產品體系和標準化服務的屈指可數。而最核心的就是授權IP、授權品牌和輸出管理,比如海昌海洋公園目前在IP構建和市場認知度上還不強,自主IP獲利能力還不明顯。
IP品牌做輕資產需要業界的認同,對企業本身的品牌影響力、號召力,還有經營管理輸出能力、技術實力等都要求頗高。沒有知名品牌和IP的加持,成功概率偏小。比如,2013年,常州恐龍園提出輕資產轉型戰略,與82個地市簽約合作近百個項目,但這些項目卻未能對業績起到明顯的提振作用。
異地復制輸出的項目還需要考慮地區差異性和適應性,同時避免與其他品牌的同質化,如果輸出項目效果不好就嚴重透支了品牌價值,最終會因為眼前近利而導致品牌價值降低。雖然演藝項目相比其他旅游項目對景區的適應性強,但對地域客源的要求也不低。
建議:輕資產和重資產模式是相對而言,從來沒有優劣之分。主題公園的重資產模式具有資源自主權和物質資料的保障,一旦定位準確將厚積薄發,獲得的收益也十分豐厚,還不易被復制。對于企業來說,采取不同的模式應該取決于發展階段的需要和策略。輕資產不過就是知識產權,但最終還必須有實際投資的主體項目才能夠建成一個完整的項目,重資產是輕資產得以發展的基礎,重資產所具備的資源優勢也難以取代。品牌發展初期肯定是重資產,做口碑和知名度會向輕資產模式發展,但是遇到遠期利益豐厚可期的項目,也可再轉到輕重結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