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域布局下的競爭與合作
從一座城到一片區域,主題公園的帶動面越來越大,而主題公園與區域之間的互動也成為今年業界的聚焦點。目前,大大小小2700個主題公園分布在全國各地,沿海城市尤其長三角區域成為主題公園最為集中的區域,此外,京津冀、珠三角與之并列,而成渝地區也在近幾年迅速崛起。與此同時,區域聯合和相互競爭態勢已然形成,如何在激烈競爭下保持對游客的吸引力,也成為主題公園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選址因素考慮
大型主題公園運營商在區域布局選址時會考慮人口密度、經濟實力、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水平等因素。從地理位置上看,無論成渝地區的重慶和成都,還是長三角的嘉興和南京,或是地處珠三角的珠海和佛山,這些二三線城市都處于經濟比較發達的長江三角經濟圈和泛珠三角經濟圈輻射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也都是對文化娛樂需求比較強勁的地區。另一個顯著特征是,這些城市大多是省會或旅游目的地城市,或是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比較集中,對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哪種類型的主題公園更有前景?
1、水上樂園 未來發展大方向
2018年,愈加國際化的中國,在娛樂/主題公園、水上樂園、博物館等類型的主題公園上有了更專業的細分。其中,體驗式主題水上樂園是未來發展的大方向,隨著越來越多的水上樂園涌現,擁有獨特主題文化的水上樂園將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水上樂園市場普遍呈現出上升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顯著提高,促使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與成熟。水上樂園作為主題公園的一種,以獨有的文化內涵、科技含量以及強大的娛樂功能,成為當下旅游產品中炙手可熱的明星,呈現火爆態勢。
2、文化演藝在主題公園中比重增大
主題公園應該給游客帶來主題化的感官刺激和身臨其境的互動體驗享受。伴隨著中國旅游消費的不斷升級,文化演藝業態在主題公園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
據了解,上海迪士尼演藝類項目占到了24%,蕪湖方特東方神話演藝類項目占比達30%,再看狂人國主題樂園,用日間5個大型演藝、8個小型演出和夜間1個超大型演出撐起了4500畝的主題公園,每天每個節目上演2-3次,全園沒有任何游樂設施設備,就是通過文化演藝的方式,作為整個主題公園的核心。
此外,在環球影城,隨處可見眾多游客自發裝扮成各種鬼怪形象,參與到“猛鬼游行”當中。業內人士表示,通過這種“浸入式”的演藝體驗環境營造,強調讓游客參與互動體驗,最終形成良好的體驗感受和傳播口碑。
3、超級IP 引領主題公園
現在新技術在主題公園上得到了充分運用,VR設施或將持續成為亮點。VR技術的大規模使用,會不斷豐富主題公園游客項目的類型,會不斷增加主題公園的體驗度,未來VR技術在主題公園領域應該有著很廣的采納度。除此之外,一直以來為消費者所詬病的本土主題公園IP打造能力,接下來在各大主題公園運營商的投入中將占據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項目初期要明確項目開發的可行性;在對文化內涵的挖掘并將之使用在IP打造上時,不應簡單套用,可結合當下容易為人接受且受眾較廣的影視動漫產品進行前期培育,并且這種影視產品不能有粗制濫造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