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被譽為文旅“流量收割機”,疫情影響了游客的世界流動,國內主題公園承接了大量旅游需求。尤其是在疫情常態化之后,以往密集打卡式的旅行占比越來越少,相比之下,碎片化出游形式的增多以及年輕客群的增加,2020年以來,主題公園更是成為國內文旅行業中最早恢復的業態之一,以其超高的人氣,推動著整個行業的復蘇與發展。主題公園的娛樂與休閑模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游客對旅游吸引物的要求沒有降低,在吃住行游購娛的每一個環節中,抓住當下游客旅游中的“打卡”需求,成為增加游客粘性的關鍵。其中,玩什么,看什么,是核心吸引點。主題公園這種吸引流量的神器,自然是文旅產業發展需要重視的。
![主題公園的兩大“流量密碼”是什么? 主題公園的兩大“流量密碼”是什么?]()
但對于國內的主題公園來說,離全面盈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業內公認的經驗是,國內大型主題公園的輻射半徑為周邊200公里到300公里,這不僅是服務能力的覆蓋范圍,也是主題公園實現營利的保障。主題公園游客量的多少,取決于建設規模的大小,而建設規模的大小,直接取決于投資額的多少。國際大型主題公園的建設非常燒錢,例如上海迪士尼樂園,最初審批時,投資額是245億元,最后結算時,總投資已經達到了340億元左右。
除此之外,國際大型主題公園的落地,還需要大量的前期調研,覆蓋人口、文化、交通、土地、氣候、可持續性等多個方面,尤其是主題公園后期的發展,設備老化、設施老舊等原因都會限制公園的生命長度。對于主題公園來說,還有另外兩大流量密碼:
節日經濟:聚焦文旅產業,節日經濟的引擎效應不言自明。對于主題公園來說,吸引客流的關鍵在于是否善于利用假日做文章。主題公園運營過程中,法定假日時間有限,要實現長效引流,主題公園需在全年“節日不斷”。國內許多的主題公園都在打“節日牌”,有節要過,無節造節過,讓主題公園“全年都在過節”,打造“永不落幕、全民參與的歡樂節慶”, 并貫穿于全年運營之中,實現品牌效應的最大化。
![主題公園的兩大“流量密碼”是什么? 主題公園的兩大“流量密碼”是什么?]()
除了造節運動,對于主題公園而言,一個成功的節慶活動必須具備品牌影響力,當節慶活動模式成型后,便需要在不斷豐富活動內容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其品牌效應,經典節慶活動應在繼承的基礎上持續創新,要深度挖掘新的活動元素、內容、形式、方法,樹立“老節新過”的思維,引入符合時代潮流的新的活動內容,創新打造主題公園的節日文化,在“節日經濟”中挖掘新的營收增長點。
夜經濟:主題公園發展夜經濟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事實上,大部分的主題公園在夜晚燈光的襯映下更是光彩奪目,尤其是煙火表演、音樂噴泉等觀賞項目在夜幕下才能發揮它的美妙之處。通過燈光照明設計及燈光秀、水秀、煙花秀等夜間演藝活動,主題公園突破時間限制,探索“夜經濟”發展模式。
主題公園發展夜經濟,需要結合其本身的資源特點,來做夜間旅游產品的開發。雖然產品內容所采用的技術可能是一樣的,但是產品的主題應該可以和樂園本身的資源相匹配。立足區位條件和地域特征,結合自身資源特色來做創新型產品的開發,這也是主題公園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聚焦主題、凸顯主題,防止內容重復、形態雷同,不斷創新各種體驗服務、演藝等活動內容。在供需雙向刺激下,別出心裁、產品力十足的“夜游”項目,大力促進主題公園夜間文旅消費,培育夜間觀光游憩、演藝演出、文化體驗、特色餐飲、時尚購物等業態多元、吸引力強的夜間文旅產業,延伸消費時段,豐富消費場景,可以極大地調動新生代親子家庭的參與熱情。
---------------
來源:北京商報、中國新聞周刊、齊魯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