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園是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城市生態系統、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建設,要發揮城市公園的綠色生態本底優勢,將良好的生態環境轉化為城市可持續發展動能,持續推動生態資產價值轉化與增值。
城市公園體系建設事關城市風貌、生態特色、文化魅力、民生福祉,要放在城市建設的大局中統籌考慮、系統謀劃,按照動靜結合、大小互補、簡繁有致的原則,圍繞著綠色生態、綠色生產、綠色生活全方位打造集文化、生態、健康、休閑于一體的城市公園體系。具體而言,建立城市公園體系,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如何建立城市公園體系? 如何建立城市公園體系?]()
樹立“公園+”的建設新理念
通過功能的疊加,放大公園體系建設的效益。通過復合型綠地網絡、復合型流線網絡、復合型環道,將生態、娛樂休閑、運動三個景觀帶體系融合,利用優良的環境,增加體育運動要素,將休閑娛樂活動在自然綠地中進行,最終實現生態公園、活力運動公園、休閑公園的有機結合,使公園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綠地,而是一個綜合性的空間、新型的綠色交流空間和具有充分開放性的公園“+”。同時將公園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載體,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結合當地文化內涵的積淀,在公園綠地建設中展現、融入、弘揚歷史文化元素,培育當代園林經典。
有計劃地實施重點公園提升改造工程
建議對公園體系建設進行一次系統評估,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園體系發展和保護專項規劃,要從中觀層面著眼城市公園體系構建,積極融入國土空間規劃,科學編制公園綠地專項規劃、實施計劃,統籌考慮名稱、特色、功能等要素,合理布局、系統建設,錨固城市發展形態,做到每個公園“既獨具特色,又相互關聯”,加快形成星羅棋布、有機有序的公園格局,確保所有公園“形散而神不散”。規范建設審批流程,確保公園建設科學合理、主題鮮明、內涵豐富。
![如何建立城市公園體系? 如何建立城市公園體系?]()
推動公園管理轉型升級
提升公園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的公園建管架構,明確各類公園的責任主體、管護主體,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統分結合、有效運轉的城市公園管理運行體系。制定完善公園養護管理的技術規范,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進公園管理進一步專業化、精細化、常態化。注重公園價值的開發利用,塑造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城市形態。強化筑景聚人、創新公園治理、打造多元業態,引入“周末經濟”“夜間經濟”,促進公園生態價值創造性轉化。
實現公園共建共治共享
全面推進城市公園資源開發利用,以公園帶動生態經濟與富民產業發展,放大“城市綠肺” 生態價值和財富效應。在公園功能上深入探索,更加注重在“綠化+文化”上下功夫,把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自然引入城市,把城市融入自然”,把公園這一重大城市公共空間建設好、管理好,讓城市不僅綠色、生態,而且好看、好用,市民在享受高質量發展成果同時,享受更多高品質生活之美、之樂。同時還應促進公園治理與社區發展治理有機融合,與周邊社區聯合開展文化、體育、科普、文創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