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上溫泉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從海上小島到深幽山野,日本處處都有養顏健身的湯池或休養性溫泉。據有關資料報道,日本從北到南約有2600多座溫泉,有7.5萬家溫泉旅館。在日本從北到南,從春至冬,皆是趕赴溫泉之旅的人們,每年約有1.1億人次使用溫泉,相當于日本的總人口數。因此日本有“溫泉王國”的美稱。
日本的溫泉產業如此發達,到底是因為什么呢?
![用日本溫泉產業來“解碼”我國溫泉景區(度假區)的發展路徑 用日本溫泉產業來“解碼”我國溫泉景區(度假區)的發展路徑]()
資源優勢:日本溫泉數量眾多,可謂是“三步一小湯、五步一大湯”,并且由于各地地理環境以及氣候的不同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溫泉。過硬的先天條件,無可厚非是日本溫泉產業長足發展的堅實基礎。
種類各異:日本溫泉不僅數量多,種類也多。除了基本的治療功效外,還開發出不同功效的主題溫泉。如殺菌排毒的草津溫泉、明眼護目的佐渡溫泉,駐顏美容的月岡溫泉,改善女性體質的伊香保溫泉等。
名人效應:日本溫泉的名人效應相當廣泛。無論是將軍大名,或是文人騷客,都在溫泉勝地留下許多傳說。因為這些名人的足跡,讓各地的溫泉彌漫著濃濃的人文氣息,讓無數旅客為一睹先賢風采而跋涉而來。
民族美食:日本溫泉旅館的溫泉料理,十分注重與季節相適應,四季皆有特色的美食與之相配,成為溫泉產業的重要延伸環節。
環境優美:日本的溫泉設計非常注重與自然環境融和,重自然景觀,使旅客可以邊泡溫泉邊賞美景。不少泡湯愛好者就是為了感受冰天雪地里溫泉熱氣繚繞那種氛圍而遠渡日本。
文化豐富:在日本泡溫泉有其獨特的溫泉文化,尤其是將日本生活的精致和精細體現得淋漓盡致。
相比于日本的溫泉旅行的全年“走俏”,中國的部分溫泉經營者抱著錯誤的觀念,誤認為溫泉只適合打造成冬天的休閑養生產品,只是所謂的“半年生意”,錯誤的觀念也導致中國“泡溫泉”的價格高漲。
真正的“泡溫泉”不是去游泳池“下餃子”,但是在中國,由于部分企業家存在經營誤區,以及游客對溫泉資源的認識不足,很多人并不是在享受溫泉,而是穿著泳裝在“戲溫泉”,溫泉資源被濫用的現象比比皆是。
![用日本溫泉產業來“解碼”我國溫泉景區(度假區)的發展路徑 用日本溫泉產業來“解碼”我國溫泉景區(度假區)的發展路徑]()
我們通過借鑒日本溫泉產業的發展經驗,得到如下啟發:
質量為王,精品化、內涵化地發展溫泉產業
對于以溫泉資源為核心的景區,溫泉“質”的提升頗為關鍵。中國溫泉旅游的發展應加強精細化服務質量,普及溫泉養生知識,而不是先在量上大力推行。
以日本溫泉度假村模式為例,在日本的溫泉度假村,既有傳統的日式旅館,也有西式的溫泉民宿,游客可以感受到濃烈的古雅氣息和人情味,并在自然中舒緩身心壓力。因此,正確的溫泉發展模式應該是精致化的,是康體養生產業,有利于生態資源保護和生態旅游的發展。日本不少溫泉酒店會制作溫泉包、溫泉食品,讓游客體驗原味的日本“湯”文化。因此,中國的溫泉景區(度假區)也可以挖掘獨特的品牌內涵,注入特色文化元素,打造精品溫泉休閑方式。
清晰定位,有針對性地拓展客源渠道
首先有清晰的經營定位,明確的目標人群;其次針對目標人群的需求作好每一個細節,為用戶提供極致的消費體驗,最后挖掘產品的附加價值,延伸產業鏈,帶給用戶期望之外的驚喜??煽紤]借鑒日本經驗,營造“感動式”的旅游服務戰略,感動式服務是投資最小,卻是獲利最快、最大的一環。中國的溫泉經營者要讓游客在溫泉體驗中收獲點滴感動,才能產生“回憶、回味、回頭”的良性循環,因此必須提高溫泉景區(度假村)的服務質量、深挖品牌內涵,瞄準特色定位。
量身定做,發展民族的、鄉土的特色
中國的湯泉文化有幾千年歷史,然縱觀目前國內溫泉旅游,能傳承歷史,體驗湯泉文化經典的項目卻少之又少,大多是“拿來主義”,缺乏品牌自主性,無法形成國際競爭力。其實,中國民族品牌的可拓展空間很大,不僅僅是漢唐遺風和傳統園林,還有民俗文化、民間傳說、風水論、中醫論等,而這些文化形式又可以通過建筑布局、傳統養生保健技法、特色演藝活動等得以充分體現民族品牌自主化之路是必然趨勢,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中國溫泉發展的突破。
結語:有“溫泉王國”之稱的日本,溫泉產業的發展如日中天,究其發展的原因,首先是本身條件突出,多火山、多地震造就了日本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次則是日本人自身后天的不懈努力。相對于日本溫泉的高度發展,中國雖說自身條件也不遜色,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大發展。直到近年才有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中國的溫泉發展仍處于懵懂探索時期,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借鑒日本的發展經驗,結合自身的特點,發展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溫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