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規劃需要哪些內容支撐?

國土空間規劃需要哪些內容支撐?

日期: 2022-06-15
瀏覽次數: 43

從城市規劃到區域規劃,從區域規劃到國土空間規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初步建立、高質量區域經濟布局逐漸形成,構建國土空間保護新格局取得顯著成績,但也面臨一些必須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如耕地減少、資源開發強度大、空間布局和結構不合理等。加快推動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的形成,需要著力提高國土開發的質量、增強國土保護內生動力、確保國土開發與保護相互支撐。那么如今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需要哪些內容支撐呢?

強化引領性。國土空間規劃在國土空間治理和可持續發展中起著基礎性、戰略性的引領作用,是明確不同區域發展定位和功能屬性的根本工具。為有效破解不同發展規劃相互“打架”現象,我國已明確要求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針對促進開發國土與保護國土相互支撐的要求,“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在理念上應堅持全國一盤棋的整體架構,在導向上應充分體現不同區域的不同利益訴求,在思路上應落實全域全要素管控制度?!岸嘁幒弦弧钡膰量臻g規劃體系構建,是一個“揚長避短”的過程,并強調將城鄉規劃思路引領貫穿宏觀、中觀、微觀的規劃全過程,體現戰略思維、設計思維、剛性管控思維互相融合。

國土空間規劃需要哪些內容支撐?

提高科學性。要敬畏順應自然,把綠色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學統籌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全方位全過程提高自然資源集約利用水平;要優化提升產業,緊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極探索、先行快試,大力推進綠色產業創新發展,因地制宜開展規劃編制工作;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科學有序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以及各類海域保護線,強化底線約束,為可持續發展預留空間。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治,量水而行,保護生態屏障,構建生態廊道和生態網絡,推進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堅持陸海統籌、區域協調、城鄉融合,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統籌地上地下空間綜合利用,著力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延續歷史文脈,加強風貌管控,突出地域特色。堅持上下結合、社會協同,完善公眾參與制度,發揮不同領域專家的作用。運用城市設計、鄉村營造、大數據等手段,改進規劃方法,提高規劃編制水平。

加強協調性。強化國家發展規劃的統領作用,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作用。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統籌和綜合平衡各相關專項領域的空間需求。詳細規劃要依據批準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進行編制和修改。相關專項規劃要遵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不得違背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其主要內容要納入詳細規劃。

國土空間規劃需要哪些內容支撐?

注重操作性。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高標準推進新區國土空間規劃落地落實。按照誰組織編制、誰負責實施的原則,明確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管理的要點。明確規劃約束性指標和剛性管控要求,同時提出指導性要求。制定實施規劃的政策措施,提出下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詳細規劃的分解落實要求,健全規劃實施傳導機制,確保規劃能用、管用、好用。

緊跟數字化。在數字經濟時代,國土空間規劃也要運用數理邏輯提升對國土空間感知、管控、決策等方面的治理能力,同時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的數字化轉型,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信息技術的更新,而是要從信息化理念本身,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的治理目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方法,實現融合創新。通過行政與技術的融合,理順規劃編制與規劃實施的技術邏輯和相關要求,確保規劃能夠落地實施,為規劃“編審督”一體化提供統一標尺。

------------

來源:光明日報、中國城市規劃網、蘭州日報、中國自然資源報等


網站導航 聯系我們 關注我們 友情鏈接
咨詢熱線:0571-89874258/88390985 聯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杭行路666號萬達廣場C座6樓 公司傳真:0571-85174259
掃一掃關注詩畫公眾號
掃一掃關注詩畫微博號
娇妻在厨房被朋友玩得呻吟,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日本成本人片免费高清,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